電 話:135-8498-4787
QQ:319603185
郵箱: cs@key-way.com
地址:蘇州市干將東路178號蘇州自主創新廣場3號樓301室
關于印發《蘇州市引進**人才(團隊)“一人一策”實施辦法(試行)》通知
各市、區委和人民政府,蘇州工業園區、蘇州高新區、太倉港口工委和管委會;市委各部委辦局,市各委辦局,市各人民團體,各大專院校和直屬單位:
經市委、市政府領導同意,現將《蘇州市引進**人才(團隊)“一人一策”實施辦法(試行)》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各自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中共蘇州市委辦公室
蘇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9年6月5日
蘇州市引進**人才(團隊)“一人一策”
實施辦法(試行)
*一條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構建更加靈活開放高效的引才機制,大力引進蘇州高質量發展亟需的**人才(團隊),進一步增強我市人才競爭力和國際顯示度,根據省、市“人才新政”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二條本辦法所稱的**人才(團隊)是指處于世界科技前沿和國際**水平,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能夠為蘇州高質量發展帶來重大影響、重大突破的戰略科學家、學術帶頭人、卓越管理者等國內外**人才(團隊)。
*三條未來五年,率先在科技、衛生、文化、金融等領域,緊扣全市重大工程項目、大科學裝置、首席科學家工作室、新型研發機構等重點建設任務,爭取引進一批**人才(團隊)。根據**人才(團隊)的個性化需求,建立“一事一議”靈活快速決策機制,給予量身定制、上不封頂的特殊支持。
*四條**人才(團隊)分為創業類、企業創新類和事業單位創新類三大類。創業類是指領銜創辦企業的**人才(團隊);企業創新類指受聘于企業的**人才(團隊);事業單位創新類指受聘于高校、科研院所、醫療、文化等事業單位,以及領銜創辦新型研發機構或其他非盈利性機構的**人才(團隊)。
*五條引進**人才(團隊)堅持國際化、市場化思維,突出同行評議、市場評價,一般應全職新引進。創業類**人才占股應不少于20%或為自然人*一大股東,個人貨幣出資不少于100萬元,地方資助額在5000萬元以上。企業創新類、事業單位創新類**人才應與用人單位簽訂正式勞動合同或聘用合同,企業支付的稅前薪金應不低于100萬元,入選后能繼續在引進單位服務3年以上。特殊情形需采取柔性方式引進的,每年實際在蘇工作時間一般應不少于3個月。
*六條獲得立項的**人才(團隊),可享受以下共性化扶持政策:
1.**人才按樂居工程A類對象給予保障;經**人才舉薦,團隊核心成員可按樂居工程B類或C類對象享受樂居政策,團隊中的其他青年骨干,可按一定名額直接入選姑蘇重點產業緊缺人才計劃,或參照專項人才計劃中相應層次對象,享受相關政策。
2.優先推薦**人才及其團隊核心成員申報省級以上重點人才工程,優先支持**人才(團隊)所在平臺(企業)設立博士后工作站點,享受蘇州市博士后相關政策。開辟**人才(團隊)職稱評審**通道,可直接授予和比照認定相應職稱。
3.**人才及其團隊核心成員可按優秀人才貢獻獎勵辦法的*一類對象享受政策。**人才(團隊)發起組織的高層次學術活動、論壇等,可直接列入我市高層次學術活動資助范圍。
4.將**人才作為黨委聯系服務重點對象,符合條件的優先推薦擔任“兩代表一委員”。為**人才提供*高等級人才服務和生活待遇,為其團隊成員分層分類提供服務保障,開辟就醫**通道,配備健康顧問,優先保障子女教育需求。
*七條獲得立項的**人才(團隊),可享受以下個性化扶持政策:
(一)創業類
**人才(團隊)符合相應條件的,可直接立項姑蘇重大創新團隊,且可突破原政策支持限額,具體支持額度通過“一事一議”確定。根據創辦企業發展需要,優先保障充足的發展空間。
(二)企業創新類
**人才(團隊)符合相應條件的,可直接立項姑蘇重大創新團隊、臨床醫學專家團隊,且可突破原政策支持限額,具體支持額度通過“一事一議”確定。或根據平臺建設、薪酬水平等可量化的投入情況,給予一定的綜合資助,具體支持額度通過“一事一議”確定。
(三)事業單位創新類
1.**人才(團隊)符合相應條件的,可直接立項姑蘇重大創新團隊、臨床醫學專家團隊,且可突破原政策支持限額,具體支持額度通過“一事一議”確定。或根據平臺建設、薪酬水平等可量化的投入情況,給予一定的綜合資助或協議工資,具體支持額度通過“一事一議”確定。
2.可為**人才(團隊)量身創設發展平臺和工作機構,不受行政級別、事業編制、崗位設置、工資總額等限制。按需提供科研設備和發展場地,按需配備科研支撐人員和行政服務人員。充分賦予**人才創新自主權,可自主組建團隊、自主支配經費、自主使用設備、自主決定技術路線。**人才(團隊)的財務報銷由團隊負責人總負責,實行總額控制,提高科研經費使用便捷度。**人才(團隊)的協議薪酬,在事業單位原績效工資總額外列支。科研項目績效支出不計入項目承擔單位績效工資總額基數。鼓勵**人才(團隊)開展科研成果轉化,科研成果轉化凈收入的70%以上用于獎勵**人才(團隊),市級財政資助的科研項目提高人員績效支出比例至70%。
*八條**人才(團隊)認定程序主要包括提出動議、審核評估和研究認定。
1.提出動議。根據人才(團隊)所屬行業領域,由所在縣級市、區行業主管部門會同人才辦,經當地黨委政府同意后,向市行業主管部門提請“一人一策”動議。動議申請報告應包含項目概況、人才(團隊)背景、可行性論證、立項建議、績效目標和配套支持等內容。
2.審核評估。市行業主管部門通過形式審查并同意受理后,牽頭組織盡職調查,了解人才(團隊)相關背景,評估行業**地位和影響力;組織同行評議,評估項目可行性,可邀請市人才特聘顧問參與,具體方式由行業主管部門結合行業特點單獨確定;組織財務、法律、管理、知識產權等專家,評估項目的績效目標、財務預算、配套方式的科學性、精準性。市行業主管部門應在正式受理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形成“一人一策”評估報告和建議方案并報市人才辦。
3.研究認定。“一人一策”建議方案經市人才辦主任會議審議后,由市行業主管部門會同市人才辦,報請市政府專題會議研究,并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同意后發文認定。特別重大的項目,視情提交市政府常務會議、市委常委會會議審議后發文認定。
*九條**人才(團隊)“一人一策”工作由市委市政府統一領導,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創業類、企業創新類由市科學技術局負責受理,市委宣傳部、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負責各自領域**人才(團隊)的受理。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生態環境局等部門積*配合做好涉及事項的協調落實。
*十條 按照“一事一議”確定的對**人才(團隊)支持額度,落戶地為縣級市的,市級財政承擔10%;落戶地為市轄區的,市級財政承擔30%(落戶地為姑蘇區的按50%)。姑蘇重大創新團隊和臨床醫學專家團隊限額內的部分,仍按原比例承擔。
市級財政承擔部分,由所在縣級市、區先行墊付后,市級財政在下一年度同步按進度獎勵給相關縣級市、區。市級財政承擔的獎勵部分,市行業主管部門有相關專項資金的,在限額內仍按原資金渠道列支;在限額之外及沒有專項資金的,從市人才開發資金中列支。涉及安家補貼的,按人才樂居工程規定的資金渠道列支。
*十一條市縣兩級行業主管部門應與用人單位簽訂多方協議,跟蹤項目進展和績效。用人單位應按協議規定,及時將項目年度執行情況報市縣兩級行業主管部門備案。實施周期內,行業主管部門可委托*三方對項目進行評估,評估結果作為撥付和調整資助經費和獎勵的重要依據。
*十二條**人才(團隊)“一人一策”立項后,不得擅自改變協議約定,降低績效指標,違反規定的予以中止或調整。相關行業主管部門監管責任不到位的,視具體情況予以通報批評或問責處理。
*十三條本辦法自頒布之日起實施,凡與現行政策有重復交叉的,按就高不重復原則執行。
*十四條各縣級市、區可結合本地實際,參照本辦法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
———————————————————————————————————————————
想要了解更多詳情,請查看蘇州智為銘略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網站http://www.hfdqp.cn,智為銘略提供免費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和企業補貼政策申請評估報告,關注智為銘略獲得更多優惠政策。
智為銘略核心產品與服務:軟件著作權登記、商標注冊、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江蘇省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江蘇省新產品新技術鑒定、知識產權貫標、軟件產品登記、軟件企業認定及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等。
[上一個產品:關于組織申報2022年相城區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專項資金項目(*二批)通知【智為銘略轉發】] [下一個產品:關于組織申報2024年昆山市知識產權獎勵項目通知【智為銘略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