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 話:135-8498-4787
QQ:319603185
郵箱: cs@key-way.com
地址:蘇州市干將東路178號蘇州自主創新廣場3號樓301室
2023年常熟市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農業、社會發展)項目指南【智為銘略轉發】
一、農業
(一)支持重點
1、推進省級農業高新區創建。加快推進農高區創建,重點支持區域內設施農業、智慧生產及生物功能技術的引進和研發,提升農高區產業創新水平以提高創建競爭力。
2、提高現代種業發展能力。突出地方特色種質資源保護和種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點加強動植物優異性狀基因挖掘、育種材料創制利用和突破性新品種選育,提升種業自主創新能力,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
3、推進科技支撐鄉村振興。認真落實《常熟市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高水平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工作要點》工作任務,加快推廣**、環保、智能農機裝備與技術,推動信息技術與農業農村發展相融合,推進**農業及高效豐產種養技術應用,聚焦科技賦能鄉村振興,培育智慧、生態農業示范場景,提升科技對農業質量效益競爭力和農村生態環境改善的支撐水平。
(二)申報要求
1.項目咨詢單位為常熟市內注冊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事業單位;項目負責人原則上為*一申報單位在職人員,并確保在職期間能夠完成項目。同一項目負責人限報一個項目。
2.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單位和個人不能申報新的市級科技計劃項目:有常熟科技信用檔案不良記錄的;截至2023年6月,承擔市級及以上科技計劃項目2項以上應結未結的;沒有完成科技統計的。
3.申報單位須為項目建設與運行的主體,有明確的應用實施地,每家企業限報1項。同一單位以及關聯單位不得將內容相同或相近的研發項目同時申報不同的競爭擇優類科技計劃。
4.本計劃不支持純應用基礎類研究項目。
(三)組織方式與資助額度
組織方式按《常熟市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修訂)》操作。鼓勵主報單位聯合科教單位通過產學研合作方式聯合申報,其中省農高區示范工程項目資助經費不超過50萬元,其他項目資助經費不超過15萬元。鼓勵承擔單位加大自籌經費投入力度,對承擔單位為企業的,市財政資助金額不超過項目總預算的40%。
(四)指南方向
1、省級農業高新區創建專題
圍繞省農高區創建中數字化升級要求,重點支持區域內設施農業、智慧生產及生物功能技術的引進和研發,以提升農高區農業生產與管理裝備的數字化水平。
N1001農業智能化裝備及設施關鍵技術
N1002智慧農業信息化系統集成與示范
2、現代種業發展專題
重點圍繞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突出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以優質、高效、多抗、有機等為育種目標,加強現代生物育種技術攻關和農業重大新品種選育,培育以地方特色品種開發為主的種業企業,保障種業自主可控。
N2001地方特色種質資源保護及開發科技示范
N2002地方特色品種培優及新品種選育
3、鄉村振興**農業技術專題
圍繞農業面源污染減排、廢棄物協同處理、農業**高效豐產多目標協同等技術方向,突出農業農村領域碳達峰碳中和戰略需求,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N3001農業面源污染減排技術
N3002**高效豐產種養技術
N3003科技支撐鄉村振興應用示范
(五)其他要求
1.省級農業高新區創建專題申報對象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核心區及示范區建設主體或主建單位委托的建設單位;項目采取定向支持方式,符合條件的單位與常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進行對接,由常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負責推薦申報。鄉村振興應用示范項目(N3003)以行政村為主體申報,須聯合高校院所或企業進行聯合申報,且須有核心技術應用示范。其他項目咨詢對象為本市農業企業或農業推廣站所。
2.項目開始時間為2023年7月1日,結束時間為2025年6月30日,育種類項目可延長到2026年6月30日。
二、社會發展
(一)支持重點
本計劃分為重點示范項目、面上項目和科研創新平臺建設項目三類。
1.重點示范項目
針對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社會發展問題,在生態環境、公共安全和社會事業等重點領域,組織開展關鍵技術集成應用與綜合示范,讓科技創新惠及百姓生活,為常熟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2.面上項目
針對我市社會發展領域關鍵技術問題,組織開展聯合攻關,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一批有運用價值的目標產品。主要支持對我市社會發展具有支撐和引領作用,關系民生、受益人群多、技術集成度高、具有在全市進行應用推廣價值的項目。
3.民生社會領域科研創新平臺建設項目
聚焦我市在生態環境、公共安全、醫療衛生等熱點社會發展領域,重點布局科研創新平臺,打造全市社會民生領域平臺載體建設新路徑。
(二)申報要求
本計劃由歸口管理部門審查推薦,每家企業限報1項。
1.重點示范項目原則上支持我市政府部門或所屬企事業單位、鄉鎮(板塊)、村委會等主體在我市社會發展領域開展應用示范的項目,有具體應用實施場所。
2.面上項目鼓勵項目承擔單位聯合科教單位通過產學研合作聯合申報,產學研合作項目應提供相關合作協議。
3.民生社會領域科研創新平臺建設項目咨詢單位須為我市政府部門或所屬企事業單位、醫療衛生機構,具備獨立法人資格。
(三)資助額度
重點示范項目資助經費一般不超過20萬元;面上項目資助經費一般不超過10萬元;民生社會領域科研創新平臺建設項目資助經費一般不超過10萬元。企業承擔的項目市財政資助金額不超過項目新增投入的40%。
(四)指南方向
1.重點示范項目
S1001安全生產關鍵技術應用示范
S1002區域污染防治技術創新及應用示范
S1003**建筑和節能減排應用示范
S1004基于大數據的社會綜合治理應用示范
S1005其他民生領域重大創新技術應用示范
2.面上項目
S2001低碳、降耗、節能關鍵技術應用研究
S2002大氣、水、土壤、噪聲污染防治關鍵技術應用研究
S2003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技術應用研究
S2004燃氣安全關鍵技術應用研究
S2005生物多樣性培育、利用與保護關鍵技術研究
S2006職業危害防范與治理關鍵技術應用研究
S2007基于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及人工智能技術的民生科技應用研究
S2008食品、藥品安全檢測關鍵技術應用研究
S2009文化傳承關鍵技術應用研究
S2010災害監測預警、防御及應急救助技術應用研究
S2011其他民生領域創新技術研究
3.民生社會領域科研創新平臺建設項目
S3001民生社會領域科研創新平臺建設
通過建設一批民生領域高水平的科研創新平臺,對我市民生科技、人才培養、科研管理水平提升及社會發展起到示范帶動作用。
申報條件:
(1)科研平臺建設思路清晰、主攻方向明確。
(2)擁有與平臺主攻方向相匹配的原值50萬元以上的研發儀器設備,以及相匹配的專門用于平臺建設和科學研究的經費。
(3)平臺所依托的學科或團隊具備較強的科研能力,專職研發人員不少于5人,鼓勵通過設置科研助理等形式提升研發能力。
(4)擁有或授權使用本技術領域內相關的知識產權成果不少于5項(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軟件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等,不含外觀專利)。
(5)醫療衛生領域建設的科研創新平臺主要研究方向所屬醫學學科原則上應為蘇州市級以上重點學科。
實施方式:采取“成熟一家建設一家”的方式,由符合條件的項目承擔單位提出建設方案,歸口管理部門審核推薦申報。項目名稱應為“常熟市xx(學科或重點技術研究領域)重點實驗室/科研創新平臺”,項目立項后,納入科研平臺載體序列進行管理,定期進行績效評估,并擇優推薦申報上級科研平臺載體項目。
(五)其他要求
1.項目咨詢單位應為常熟市內注冊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事業單位,事業類高校原則上作為技術支撐單位參與項目;項目負責人原則上應為*一承擔單位在職人員,并確保在職期間能夠完成項目。
2.企業作為*一承擔單位申報的重點示范項目須與我市有關政府部門或所屬單位簽訂應用示范協議,有具體應用實施場所。
3.項目名稱和研究內容應符合常熟市社會發展科技創新定位要求,重點示范項目名稱為“研究內容+應用示范”、面上項目名稱為“研究內容+應用研究”。同一單位以及關聯單位不得將內容相同或相近的研發項目同時申報不同的競爭擇優類科技計劃。
4.有下列情況之一的項目負責人不能申報當年度市級社會發展項目:列入常熟科技信用檔案不良記錄的;截至2023年6月底,承擔市級及以上科技計劃項目應結未結的;未按要求完成科技統計的;已獲得財政支持相同或相似項目的。
5.重點示范項目、面上項目實施周期一般為2年(2023年7月1日—2025年6月30日),民生社會領域科研創新平臺建設項目實施周期一般為3年(2023年7月1日—2026年6月30日),3年期滿按相關規定進行驗收。
———————————————————————————————————————————————————
想要了解更多詳情,請查看蘇州智為銘略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網站http://www.hfdqp.cn,智為銘略提供免費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和企業補貼政策申請評估報告,關注智為銘略獲得更多優惠政策。
智為銘略核心產品與服務:軟件著作權登記、商標注冊、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江蘇省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江蘇省新產品新技術鑒定、知識產權貫標、軟件產品登記、軟件企業認定及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等。
[上一個產品:2023年常熟市基礎研究計劃(醫學應用基礎研究)項目指南【智為銘略轉發】] [下一個產品:關于組織申報2024年昆山市知識產權獎勵項目通知【智為銘略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