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 話:135-8498-4787
QQ:319603185
郵箱: cs@key-way.com
地址:蘇州市干將東路178號蘇州自主創新廣場3號樓301室
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常見問題匯總
一、知識產權問題:
相關規定要求: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其中A、發明或者植物新品種等至少授權1件以上;B、實用新型專利6件以上;(小編不詳細贅述,可以研讀*新的高新技術企業管理辦法,或者咨詢小編,免費哦!)
1、申報的知識產權類型、獲取時間不符合要求;(實用新型專利的授權時間*好是申報年的前三年以內的,不然在正面專利創新性和研發持續性反面存在苦難)
2、申報的專利暫未獲得授權,僅處于受理中。(企業用以滿足申請高新技術企業申報門檻條件的專利必須是授權狀態,那些坐等發明專利授權作為門檻條件的企業申報君們一定要忍住哦!)
3、專利僅有授權通知書,無繳費單據(企業一定要妥善保管國知局開具的專利繳費收據),無法證明專利權處于法律保護狀態;
4、非自有專利未辦理轉讓手續;
5、轉讓的專利無原專利證書復印件或國家知識產權局出具的所有權轉讓證明,無法判斷原專利獲取時間和所有權人。
二、研發費用核算問題:
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千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5%;
2.*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千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3.*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比例不低于60%;委托外部研究開發費用按照實際發生額的80%計入委托方研發費用總額。
PS:上述比例不能倒背如流的申報君們,要加油哦!
1、研發費用核算不清晰、輔助賬不完整、不規范或暫未建立;(必須按*新的《工作指引》相關要求編制研發費用輔助賬,單獨歸集核算研發費用,注意證據鏈的完整性)
2、研發費用真實性存疑(研發費用實際不足的企業引起重點關注,杜絕拼湊現象),研發費大于管理費或占比過高;
PS:小編之前的文章提到過,不同類型的企業研發費用構成內容及其構成比例要與行業或研發項目的基本特征相符。
3、研發費歸集不合理,如研發人員人員年均費用遠低于一般人員水平,直接投入占研發費總額的比例過高(不能明確區分用以研發和生產的直接投入,存在硬湊現象),不同研發項目支出金額、結構完全一樣;
4、委托外部研發的支出全額計入研發費,未按80%計入研發費;
5、研發費用中其他費用占比超過20%;
6、研發費用明細表和研發項目(RD)表不一致;
7、委托外部研發支出與附件材料產學研合作協議所列不一致,如某研發項目為產學研合作項目,但該項目研發結構明細表中無委托外部研發支出;
8、研發項目無證明材料,項目立項報告千篇一律,臨時拼湊;
三、高新技術產品收入核算問題:
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1、高新技術產品收入核算不清,歸集不規范。如總收入核算不準確,投資收益或營業外收入未計入總收入(這種現象小編早已“習慣”,財務君們加油哦!);
2、高新技術產品不屬于領域目錄范圍(核算高品收入和申請高新技術產品前,請申報君們參照《江蘇省優先發展的高新技術產品參考目錄》);
3、主要高新技術產品無知識產權關聯,或相關知識產權不在有效期。
四、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問題:
自主知識產權、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成長性這四項指標采取加權記分方式,須達到70分以上。
1、無科技成果轉化匯總表,無法判斷成果項數(保質保量平均每年≥5項);
2、科技成果轉化附件材料混亂、裝訂無序,與成果轉化匯總表中所列不一致;
3、科技成果轉化證明材料單一,僅有轉化效果證明材料,如銷售合同、發票,樣品圖片等,無科技成果技術證明材料;
五、科技人員方面問題:
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
1、科技人員材料簡單,格式不規范,不符合要求,如無花名冊、花名冊中無法判斷是否為科技人員;
2、人員數據申請書和附件材料不一致;
3、花名冊中科技人員占比不達標;
六、組織管理水平方面問題:
1、組織管理水平材料混亂,未針對評價標準逐項提供;
2、證明材料單一,全是制度文件而無執行情況,如研發獎勵僅有制度而無落實情況;
七、財務會計報告方面問題:
1、財務會計報告不完整,僅提供正文和會計報表,無附注;
2、會計報表中各年度數據不一致,且無差異情況說明;
3、會計報表附注披露的管理費科目明細中無研發費用數據,或披露的研發費用數據與專項審計報告中研發費用數據不一致,差異較大;
4、含子公司的企業會計報表為公司合并報表,含子公司數據;
八、專項審計報告方面問題:
1、專項審計報告不完整,無編制說明;
2、專項審計報告所附表格不規范,未按規定的樣式列示,如未分年度、分項目列示、所附表格單位為元,按要求應為萬元,保留兩位小數;
3、專項審計報告中計算研發費占比,高新技術產品收入占比時,銷售收入、總收入口徑錯誤,銷售收入應為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之和,總收入是收入總額減去不征稅收入;
4、專項審計報告中研發項目支出與申報材料中所附研發費輔助明細賬不一致;
5、財務報表數據、稅務系統中報稅數據、專項審計報告數據,三者不一致,差異較大。
[上一個產品:蘇州企業申報高新企業研發費用的注意事項] [下一個產品:2025年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工作可能存在的變化]